在大理“三月街”的盛会上,除了激动人心的赛马比赛,蕴藏着深厚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是历年“三月街”上的炫酷风景之一。
今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有陀螺、射弩、吹剑、秋千四个竞赛项目,这些项目听起来就“民族风”拉满。
陀螺比赛的赛场上,参赛者们手持长鞭,精准地控制陀螺的旋转速度和方向,每一次鞭打都十分讲究。记者注意到,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之间都十分熟悉,一问才得知,很多项目都是全家上阵一起来参加比赛。南涧陀螺队的6名运动员就都是亲戚,男单冠军已被他们收入囊中。他们之中,晋级到决赛的女子单打双打选手商营兰告诉记者,打陀螺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运动,村子里几乎人人学打,“从我们太爷爷那一辈,就在三月街比赛了。”
商营兰的小儿子塘杰也跟着家人来到现场观看比赛,刚满10岁的他听到妈妈说起家里打陀螺的历史,马上表示自己16岁就要来参加这个比赛,“我现在放陀螺已经放得很稳了”。
大理州体育中心陀螺竞委会主任黄庆芳介绍,今年有9个县市的9支队伍来参加陀螺竞赛项目,其中包括了白族、彝族、汉族等不同民族的选手,“现在陀螺项目主要还是老面孔比较多,下一步我们也会争取一些政策倾斜,多培养新鲜血液,让这项民族运动长久下去”。
射弩也是“三月街”期间一项非常吸引人的体育项目。早期的射弩比赛是节日娱乐活动,以食物或钱币为靶。1984年的“三月街”期间,大理州首次将射弩纳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另外,秋千项目也是民众特别喜欢的比赛之一。秋千虽然是一项源于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运动,但在大理州,秋千在洱源、南涧等地十分流行,其中,洱源白族的荡秋千尤为受欢迎,当地还有“打一回秋千,平安三百六十五天”的谚语。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考验参赛者的技艺和体能,更是大理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动展现。三月街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历史可追溯至南诏、大理国时期,汇聚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如上刀山、赛龙舟、秋千、霸王鞭、舞龙、舞狮、武术等。
大理三月好风光
阿哥阿妹赶街忙
到大理“三月街”
还能赶上一场“体育之旅”
体验大理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别有一番趣味
云新闻客户端出品
指导单位:云南省委网信办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统筹:谢炜
策划:张海燕 黄佳伦
记者:陆橙 摄影报道
美编:潘彬琼
编辑:蔡飞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