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穿越亿万年,在云南见你一面⑫丨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秘密”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云新闻客户端联合澄江市融媒体中心、禄丰市融媒体中心、元谋县融媒体中心、曲靖市融媒体中心、蒙自市融媒体中心、澜沧县融媒体中心,共创发起《穿越亿万年,在云南见你一面》大型联动直播已结束,欢迎大家观看回放。

在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园内,矗立着一座奇特的碑石,它虽然只有一丈五尺高,八尺宽,却顶天立地。它就是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今天的直播,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带我们来到这里,讲述了纪念碑背后的“秘密”。

直播截图

西南联合大学是我国在特殊时期成立的一所大学,不仅汇集了当时我国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顶尖学者和文化精英,也筑起了一座中华儿女威武不屈、丹心报国的精神丰碑,是我们民族愈挫愈奋、不可征服的历史见证。

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是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丹的,叙述了西南联大组建由来、南迁经过及历史意义,表达了联大师生抗战胜利的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复兴继续奋进的决心。

它的碑文共一千多个字,堪称字字千钧。它出自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的手笔,“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每当看到此处,我辈总会心潮澎湃。据说,冯友兰自己也曾不止一次地感叹道:“联合大学之终始,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文章精彩, 碑的篆额也是卓尔不群,乃出自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篆刻大家闻一多的杰作。闻先生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有着极深的造诣,其所篆之作,端凝古峭,雄强稳健,迥异凡俗,深得道中之士珍爱。据李红英介绍,碑文标题上的文字暗藏玄机,正如文中所说的,我国自1840年国门被迫打开,中国人民遭受了太多的屈辱,碑上标题“国”字没有封口、“立”字就像一个人坚定地站立在中华大地上,比喻了我们中国人一直坚守在我们的国土上,从未离开。

直播截图

这个碑的书丹出自西南联大教授、中文系主任,书法家罗庸之手。通观碑文上下,书体秀整,笔墨酣畅,意态连绵,气韵相通。

三个顶尖大师,联袂演绎了这一顶尖杰作,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家国情怀,让这座纪念碑承载了中华民族那段沉甸甸的历史。

欢迎大家扫码或点击海报

观看回放

以及系列精彩故事

云新闻出品

编辑:陆橙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