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假如非遗会说话|傣族章哈:用歌声吟唱岁月,如 “芳香四溢的鲜花” 般绽放

“花开十三朵,民族一家亲”

世居在西双版纳的傣、汉、哈尼等13个民族

以其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

为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增添了一抹色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非遗的视角

走进西双版纳

聆听一段段来自非遗好物、美食的“自白”

了解和感受非遗的魅力

“我”是傣族章哈,又译作傣族赞哈,意为会唱的人,既是歌手称谓,也是傣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承载着傣族的历史、文化、情感和价值观,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2006年5月20日,傣族章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古老的传说到现实的生活,章哈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它犹如一部活着的历史书,记录着傣族人民的喜怒哀乐、生活百态。每逢年节喜庆、上新房、小孩满月等时刻,傣族章哈情愫绵长、婉转动听的歌声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祝福,因此傣族人民又将章哈比喻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盐巴”和“芳香四溢的鲜花”。

章哈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通常由一人演唱,两人对唱的形式展现,演唱者手持扇子,身着传统服饰,以优美的歌声和生动的表演,将故事娓娓道来。激昂的伴奏配着响亮的唱词,章哈曲调旋律与唱词语调高低联系密切,将朗诵性与歌唱性有机结合,再加以滑音、颤音、装饰音技巧,让章哈增添了更多的抒情和柔美。

傣族章哈传唱至今,曲目众多,讲述着傣族古老原始的歌谣、神话与传说,是傣族诗歌艺术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也是傣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硕果,在历史长河中丰富着傣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传承和创新中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傣族民间艺术家。其中,章哈中的经典之作《召树屯与喃木诺娜》也以歌声的形式,向世人讲述了王子召树屯与孔雀公主喃木诺娜之间的爱情故事,传达出傣族人民的勇敢、善良、智慧。

(图源:“西双版纳民语”微信公众号)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章哈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困难。西双版纳州也加大了对章哈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设立非遗项目、建立传习所、举办培训班、章哈进校园等方式,培养章哈传承人,推动章哈的传承和发展,提高章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到章哈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舒琪 文

西双版纳州文化馆 图

责编 汤雁玲

校对 康莞悦

审核 李元

终审 张敏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