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在实践末期举办的创作展上,团队成员利用投影设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灯光秀。数字纹样库、动态纹样、古建筑数字模型等成果一一亮相,这些成果不仅收获了非遗传承人、巍山文旅局及现场市民的点赞,更以 “可看、可玩、可传播” 的数字形态,让传统技艺进一步走进大众生活,为巍山非遗进行数字化现场传播。
成果总结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主要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完成扎染、甲马、彝族服饰等非遗的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构建 “巍山非遗数字库”;二是通过现场沉浸展示,推动非遗从 “博物馆” 走向 “生活场”;三是与巍山文旅局、扎染传承基地建立长期合作,为后续非遗保护奠定基础。
从青石板路到数字屏幕,从传承人手掌到年轻人指尖,云南艺术学院“数智美育”实践团用专业与热忱为传统穿上“数字外衣”。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纪录之旅,更是一场青春与传统的双向奔赴。
来源: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费丹艺
审核:李春妮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