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石榴花开”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在普洱市宁洱县磨黑中学报告厅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磨黑中学、云南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第四组和第九组成员单位等省内外20多所高校和相关中小学的1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作题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新时代边疆民族团结与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旨报告。在交流发言环节,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誓词碑义务讲解员方财兵生动讲述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生动感人的故事,表达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建军、磨黑中学副校长薛琼、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卓欣与敖安娜、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晓珏围绕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资源、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作了经验分享与交流发言。
研讨会期间,参会师生还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参加了云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农民院士大讲堂:团结与进步”活动,并到磨黑镇“思普革命纪念馆”现场学习了思普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革命斗争到边疆解放的光辉历程。参会教师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依托宁洱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将理论研讨、教学交流和实践研修相结合,为思政课教师丰富教学素材,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和渠道,是一场难得的“行走的”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自2022年以来,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主办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足迹,先后走进大理古生村、腾冲司莫拉佤族村、昭通鲁甸和宁洱县磨黑镇,分别以“记住乡愁”“幸福中国”“人民情怀”和“石榴花开”为主题,成功举办了四期沉浸式研学与集体备课。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怡希
通讯员:王添 鲁俊杰
编辑:徐嵩钦
审核:袁熙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