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第二届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共商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1月13日至15日,云南师范大学第二届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呈贡校区举行。本次大会以“奋楫笃行 深耕均衡”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鉴,全面深化校地合作,系统总结云南师大在引领、赋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云南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自昆明、昭通、玉溪、文山等15个州市、38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20余所省内外兄弟院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和部分高校附属学校的书记、校长、园长,云南师范大学各部门、各学院(学部)主要负责人,各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帮扶学校的书记、校长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校友代表近500人参加论坛。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祖武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151战略行动计划”,优化输出服务云南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先后帮扶30余所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打造了一批可推广借鉴的县中振兴典型。“云师附校”已成为辐射、服务全省13个州(市)、30个县(区),惠及64所学校、超14万名在校师生的综合办学实体。
自2015年启动对口帮扶工作以来,云南师范大学与德宏州携手走过十年不凡历程,逐步构建起从“单点帮扶”到“整州推进”的系统化教育帮扶体系,累计为德宏培养骨干教师4000余名。刘毅鹏表示,全州5县(市)7所学校与云南师范大学实现合作办学,标志着双方合作开启了整州推进、深度融合的新篇章,从“输血”走向“造血”,让边疆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德宏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主旨报告环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级教师郭海宁、重庆南开两江中学副校长周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苗禾鸣、华大教育集团总校长吴晨光5位嘉宾分别围绕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双教协同”、系统优化与组织创新、乡村教育振兴新范式构建等内容分享了各自学校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及特色亮点。报告由孟庆红主持。
13日下午,大会举行了校长论坛、学科论坛两场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有学上’到‘上好学’ 深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地与质量提升”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积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共促发展。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系统总结近年来的办学经验,创新性提出并实施“151战略行动计划”: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双教协同”“1”个战略为引领,以卓越教师培育、附属学校提质领航、数智基教平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发展大调查“5”大工程为支撑,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1”个论坛为驱动,助力云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精心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这一品牌,旨在搭建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基础教育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多视角呈现“云师附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汇集智慧、凝聚共识、激发思考,为各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地区、校际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丰富的启示和可借鉴的经验。
87年来,云南师大以打造“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为追求,累计培养40余万名“刚毅坚卓”的云师人,在云岭大地为振兴云南教育事业播撒汗水;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标准,承办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累计培养1万余名政治过硬、理想高远、业务精深、办学成就卓著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等项目,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卓越教师;以助力云南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己任,当好云南基础教育的“领头雁”,优化输出服务云南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如今,“云师附校”已成为云南基础教育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多所学校捷报频传,中高考各项指标持续高位运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更多学校提前实现晋级升等目标,众多学子实现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梦想;独具特色的县域教育“梁河经验”“镇雄模式”,被教育部列为“乡村振兴教育典型案例”,成为推进边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范本。
展望新征程,云南师范大学将牢记嘱托,扎根云岭,赓续西南联大血脉,努力推动云南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多“云师智慧”与“云师力量”,让教育强国建设的美好蓝图在云岭大地变成生动实践。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怡希
责编:黄芳
审核:袁熙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