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媒体及网络大V走进省属企业第三期活动走进云锡工匠学院
9月11日,2025年度媒体及网络大V走进省属企业第三期活动来到红河州个旧市,走进云锡工匠学院,深入了解云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目标,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平台打造为动力,以创建省级示范工匠学院为抓手,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卓越匠心驱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创新实践。

据介绍,云锡工匠学院于2024年12月12日正式授牌成立,标志着云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迈入新阶段,开启了锡铟全产业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的新征程。近年来,借助云锡全球锡铟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云锡工匠学院先后组织矿井开掘工、高纯金属冶炼工等10个工种的全省技能大赛45场次,培养出各类突出技能人才24人次,涌现出兴滇英才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马三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陈坤等优秀人才。
技艺与流量的邂逅

不同专业的大师专家工作室是工匠学院建设中的一大亮点。采矿技能大师工作室、选矿技能大师工作室、冶金技能大师工作室、材料专家工作室……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每走进一间工作室,便能邂逅一位大师。兰希雄、马三处、陈珑文等专家和大师向媒体讲述了各自的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创新工作法,并对产品、工艺流程进行介绍,让大家更加简明地了解锡铟全产业链的技术与工艺,实实在在地感受云锡产业工人队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探秘云锡工匠馆

馆设“筚路蓝缕·匠心筑基”“砥砺奋进· 匠铸辉煌”“笃行致远·匠心闪耀”三大篇章,漫步在馆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云锡人百年来坚守匠心、追求卓越的精神传承。“赶马大王”彭贵和、结晶机发明人李梦庚、“拿锡能手”余福臣等故事一一在眼前浮现,诞生于战火硝烟中的云锡一步步成为锡铟行业世界一流企业的密钥在这里揭晓,即云锡工匠独具匠心、精雕细琢的职业追求,坚守尽善尽美的品质初心,热爱云锡、奋勇攻关、争创一流、多做贡献的精神传承。
指尖锡韵,韵艺匠心

走进工艺美术学院,在沉浸式操作体验区,大V们纷纷化身“学徒”,不时发出惊叹,既感叹传统技艺的精妙,也体会到云锡工匠“毫厘之间见真章”的匠心精神。在锡工艺品制作体验区,大V体验了锡工艺品的浇铸、打磨、抛光等制作流程;在内画制作体验区,大V手持细笔,在鼻烟壶内壁小心翼翼地勾勒图案,每一次下笔都显得格外专注,生怕破坏了这方寸之间的艺术美感。通过亲身体验,大V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匠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可感受的温度,将把这份体验和感悟通过自己的平台分享给更多人,让匠心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一面墙,一部史

在“锡映千秋 云腾万里”云锡锡文化浮雕墙打卡点,大V们纷纷驻足,目光被这面气势恢宏的浮雕墙深深吸引。浮雕墙以精湛的技艺刻画了云锡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每一幅画面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将云锡的奋斗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大V们或仔细端详,或拍照留念,试图从这面墙上捕捉到更多关于云锡的传奇与韵味。他们感慨于云锡人对于锡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被这份坚守与执着所打动。站在浮雕墙前,大V纷纷表示,此次在浮雕墙前的停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开工就是培训,上班就是上课
据介绍,云锡工匠学院聚焦锡铟全产业链人才需求,以“开工就是培训,上班就是上课”为理念,以“校企一体,产教一体”为特色,借助云锡各生产单位在锡铟采选冶及深加工领域的领先技术和装备,为学生学员提供较好的实训平台,实现学员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锤炼技艺,在参与技术创新、攻关项目中成长,形成了具有云锡辨识度的办学模式。

目前,云锡在矿山、选厂、冶炼、深加工等54个生产车间开展教学实训,同时拥有机械、矿山、供用电等79间实训室,能够满足全司高低压电工作业、熔化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登高架设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作业及应急救护等13个工种的培训需求。云锡工匠培养体系则按层次分为大师、工匠、能手三个培训项目。其中,大师项目培养人数首批入库约25人;工匠项目首批选拔约67人;能手项目首批选拔约105人。
有关负责人表示,云锡工匠学院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为锡铟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大国工匠培育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郭明鉴 文
图:主办方
编辑:张楠
审核:于轩昂 徐嵩钦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