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第三批认定名单、第四批入围名单 云南多所高校教师团队入选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
其中,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热能工程教师团队、云南财经大学地方财政与公共治理团队、云南警官学院反恐怖与边境社会安全教师团队获批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生物学教师团队、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教师团队、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入围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获批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简介
团队传承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严谨治学、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秉持“创新引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念,扎根西南边疆,潜心教学科研,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和相关学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了我国资源保供安全、“双碳”战略目标及“一带一路”建设。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23项,到校经费9353万元;团队成员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团队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三个定位”发展目标,围绕财政在地方公共治理中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与突出问题,重点从边疆地方财税人才培养和创新性学术研究开展工作,为推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地方财政改革和公共治理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省级教改(课程)项目,财政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余项。
团队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强边固防、“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安边、反恐等重大国家安全需求,建成政治可靠、理念先进、能力突出的教师团队。带头人孙学华教授荣获2021年度云南省十大法治人物特别贡献奖等荣誉,团队获集体二等功2次,成员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个人一等功、二等功5人次,省部级教学比赛特等奖等荣誉。5年来,团队获各级各类项目43项,科研经费总计13156万元,人均经费572万元,为边疆社会安全作出了积极探索。
入围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简介
团队在灵长类生物学领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灵长类基因编辑,被誉为人类疾病模型建立的里程碑式工作,入选《Nature》年度全球最成功的八大科学事件及《MIT科技评论》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团队引领胚胎早期发育理论与技术持续创新,成果获评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团队立足云南边疆地区发展需求,积极推进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建设,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团队打造的国家级科研与转化平台已成为云南省科技创新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团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决策支持研究,在流域水环境效应、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模拟、流行病传播决策模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并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团队研发的地震预警、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落地千县百区,相关研究成果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惠及民生。
团队瞄准国家资源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教育链“四链融合”为路径,依托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特色,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了面向生产一线、服务区域发展的科研与教学体系。团队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专业融合“解难题”,重点聚焦稀贵及战略金属的绿色提取与综合利用,显著提升我国战略金属资源的自主保障能力与工艺绿色化水平。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怡希
编辑:丁星亦
审核:谢祥睿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