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西南林业大学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近日,西南林业大学易传辉教授团队与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开展保护区昆虫调查过程中,首次观测并记录到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角疣犀金龟(Eupatorus gracilicornis)和裳凤蝶(Troides helena)。此次发现填补了该保护区在此两类物种分布记录上的空白,同时也丰富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该区域的存在记录,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细角疣犀金龟,又称五角大兜虫,属鞘翅目犀金龟科尤犀金龟属,是我国体型第二大的甲虫,仅次于阳长臂金龟。其体长约5至8厘米,体形卵圆,背面显著隆拱,体色深棕褐,鞘翅大部呈草黄至黄褐色,油亮光滑。雄虫头部较小,唇基前缘呈双齿状,具细长后弯的近圆柱形角突;雌虫则无角突,体型稍小。该物种以腐木和腐殖土为食,在促进腐殖质分解和森林物质循环中发挥关键生态功能,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类群。目前全球已知该属仅五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广东及中南半岛地区。

裳凤蝶属凤蝶科裳凤蝶属,体态优美、色彩艳丽。成虫中,雌蝶体长47至52毫米,翅展120至140毫米;雄蝶体长45至50毫米,翅展110至130毫米。触角、头及胸部为黑色,头胸侧边具红色绒毛。雌蝶前翅呈黑色或褐色,后翅具金黄色中室及亚外缘弯月形斑;雄蝶前翅黑色略透明,翅脉两侧白色,后翅金黄色并具黑色外缘三角斑。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中国多地,在我国常见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地区,栖息环境涵盖海拔0至2200米的常绿林、次生林、混交林、竹林及淡水湿地。其幼虫寄主为马兜铃属植物,成虫具传粉功能,兼具观赏与生态价值。

本次西南林业大学科研团队观测到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推进。珍稀物种的出现,不仅显示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也指示其生境质量及相关食物链结构的稳定性,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积极依据。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艳

编辑:黄世俊

审核:黄芳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