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当日,天色未亮,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便已来到现场,有条不紊地布置采集点、准备采集用具。展板上,一幅幅生动的图文资料详细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知识、重要意义及流程。从造血干细胞的功能特性,到捐献过程的安全保障,再到成功捐献挽救生命的真实案例,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呈现,让“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的理念更直观、更深刻地走进大众视野,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现场暖意融融,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在红十字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咨询、登记、填表。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有兢兢业业的上班族,也有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尽管职业不同、年龄各异,但此刻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用自己的爱心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工作人员都很耐心,很有爱心,让我感觉很温馨。”刚完成采样的志愿者徐雪艳眼神中充满坚定与自豪:“对我来说,献血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没想到一点点的血液能够去挽救一条生命,这让我觉得很高兴、很兴奋。”
采血台前,医护人员细致地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抽取6—8毫升血样。这些血样经过检测后,将被录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彭艳介绍,非亲缘关系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仅为几万至十万分之一。“多一位志愿者,患者就多一分希望。”彭艳表示,活动得到了很多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们都来到现场进行志愿登记,给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活动结束时,30份载着爱与希望的血样即将开启它们的使命。这些平凡的英雄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着人间大爱,为无数等待救治的患者点亮生命的灯火。
据悉,弥渡县自2016年启动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工作以来,累计入库数已达569份,迄今已有3位志愿者成功完成捐献。县红十字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激励更多人参与到自愿捐献队伍中来,传递生命新希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李克钊 郑媛媛
编辑:丁星亦
审核:张晓橙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