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这是习近平乘车行进至党旗、国旗、军旗前,向旗帜行注目礼。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世界的目光看向东方,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庄严神圣的日子,人民军队光荣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这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这是中华民族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宣示。

上午9时15分,阅兵仪式开始。阅兵式号角声震长空,习主席乘坐红旗检阅车驶出天安门。

前方雄伟的天安门广场,“钢铁长城”主题景观气势恢宏,“1945”、“2025”字样十分醒目。

1945,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025,奋进新时代的火热篇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人民军队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向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阔步前进。

此时此刻,万众瞩目,屏息凝神。东长安街上,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整齐列阵;华北多地,战机起飞,向天安门广场上空集结……

检阅车驶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阅兵总指挥韩胜延驱车上前,敬礼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开始!”命令如山,气势雄浑。

检阅车向东徐徐前行。

受阅部队最前方,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在仪仗方队护卫下迎风招展。检阅车行进至党旗、国旗、军旗正前方缓缓停稳,习主席面向旗帜行注目礼,致敬伟大的党,致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致敬英雄的人民军队。

检阅车徐徐前行,英雄的军队高擎着鲜红旗帜

“敬礼——”受阅部队士气高昂、英姿挺拔,以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听从指挥的赤胆忠诚接受统帅检阅。

一面面旗帜,承载统帅期许,辉映强军之路。2024年4月,习主席亲自决策调整组建信息支援部队,相应调整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领导管理关系,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今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习主席签署命令,发布兵种军旗旗面式样,标志着我军构建起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今天,八一军旗、军种军旗、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首次集中亮相阅兵场,旗面红地、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充分彰显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生动体现人民军队始终高度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向前进。

军魂永不变,军旗永向党。全军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在革命性锻造中重整行装再出发,人民军队守住了根和魂,走开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赢得了迈向一流的主动。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习近平主席领航掌舵、习近平强军思想科学指引。

受阅官兵向统帅行注目礼,目光紧紧追随。清澈明亮的眼神透出由衷的信赖与拥戴,朝气蓬勃的面孔写满自豪、坚毅与忠诚。

“同志们好!”、“主席好!”统帅的亲切问候饱含深情厚爱,官兵的响亮回答汇聚军心意志。全军官兵心潮澎湃,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无比坚定。

检阅车徐徐前行,英雄的军队传承着浴血荣光

“敬礼——”受阅部队军容严整、精神勃发,以传承基因血脉、争做英雄传人的昂扬风貌接受统帅检阅。

“杨靖宇支队”、“左权独立营”、“刘老庄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80面功勋荣誉战旗,历经战火洗礼,立起精神丰碑,与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呼应。

战旗方队官兵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英模部队中遴选,擎护功勋荣誉战旗共同受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党领导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以铮铮铁骨迎战强敌,以灵活机动克敌制胜,以血肉之躯护卫河山,为赢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穿越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英雄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不朽的旗帜代代相传。

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官兵记忆犹新:2014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习主席来到连队,详细了解战士们学习、训练、工作、生活情况,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家“发扬光荣传统、当好红色传人”。次年,习主席签署命令,授予连队“强军精武红四连”荣誉称号。2024年,习主席给连队全体官兵回信,希望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战旗,是血脉传承,是使命赓续。新时代官兵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续写英雄部队荣光,人民军队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观礼台上,看到青春焕发的年轻士兵,百岁抗战老兵眼眶里泛起泪花,挂满胸前的勋章奖章诉说着对后来人的叮咛。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统帅的亲切问候寄予厚望重托,官兵的响亮回答宣示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受阅官兵的好样子,让全世界看到我党我军的好传统好作风。

检阅车徐徐前行,英雄的军队激扬着胜利豪情

“敬礼——”受阅部队威武雄壮、意气风发,以忠实履行使命、捍卫和平正义的豪迈气概接受统帅检阅。

挺立在新型主战坦克前接受检阅,陆军某合成旅官兵始终铭记,2018年元旦刚过,习主席冒着严寒出席中央军委开训动员大会,向全军发布训令,号召全军“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

挺立在新型履带战车前接受检阅,空降兵军某部官兵心中涌起温暖的回忆:两年前,习主席给“模范空降兵连”全体官兵回信。去年,习主席又亲临空降兵军视察,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空降兵部队”。

统帅的目光掠过一个个方队,改革重塑后的人民军队焕然一新。远程箱式火箭炮班组、海军陆战队员、无人机操控员、导弹操作号手……受阅官兵在战车旁肃立列阵,刚毅英朗的脸庞刻下苦练精兵的磨砺印迹,熠熠生辉的铁甲带着实战实训的硝烟气息。

新型坦克、步兵战车等新一代传统陆战兵器,无人、水下、网电等领域新型作战装备,高超声速导弹、战略导弹等国之重器……我军武器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官兵熟练掌握和用好手中武器,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蓝盔”不惧艰险、不辱使命,以热血锻铸和平盾牌,用行动谱写大国担当。受阅的维和部队方队,具有东北抗联血脉,遂行过国际维和任务。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同志们好!”、“主席好!”统帅的亲切问候饱含鼓舞激励,官兵的响亮回答充满力量底气。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雄姿英发。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习主席乘检阅车驶回天安门,受阅部队高呼口号。震天撼地的声音穿越时空,与前辈先烈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怒吼一起,与中华儿女欢庆抗战胜利的喧天锣鼓一起,交织激荡成复兴的壮歌、攻坚的号角。

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一次次聆听人民军队豪迈受阅的足音,一次次见证人民军队日新月异的变化。

接续奋斗的强军征程,到了关键一程。谋篇布局2027、前瞻运筹2035、深远经略本世纪中叶,习主席擘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人民军队战略能力稳步提升。

牢记统帅的厚重期许,全军官兵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担当强军重任,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为强军事业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9时44分,阅兵分列式开始——

请检阅!空中护旗梯队铁翼飞旋,仪仗方队阔步走来,党旗、国旗、军旗在万众瞩目中迎风向前;战旗方队气势如虹,官兵们守护着熊熊火炬般的旗阵浩荡而来……鲜红夺目的忠诚底色,彰显政治建军新风貌。

请检阅!4个军种方队、4个兵种方队,武警部队方队、预备役部队方队、民兵方队,步伐坚实有力,气势排山倒海……阔步向前的强大方阵,体现力量结构新布局。

请检阅!地面装备引擎轰鸣,海空战机振翅长空,汇成澎湃的铁流、呼啸的鹰阵,受阅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多数为首次亮相……制胜未来的打赢利器,展示现代化建设新进展。

请检阅!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等7个作战群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预警侦察、远程打击、制空作战等机型成体系编队展示,各方向各领域军兵种力量深度耦合、浑然一体……现代战争多维力量的综合运用,凸显备战打仗新成效。

宽阔的长安街向远处延伸,以“复兴”命名的道路平直如砥。受阅官兵昂首挺胸、步履铿锵,向着强国强军的光明前景前进。

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万众一心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凯歌行进,书写下荡气回肠的时代新篇。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向前!向前!向前!

这是攻坚的征程——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这是伟大的进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新华社记者 柳刚 梅常伟 解放军报记者 欧灿 严珊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台胞共担民族大义、同谱复兴新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令广大台湾同胞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各界台胞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台湾同胞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秉持民族大义,担负历史责任,与大陆同胞携手同心,共同书写强国复兴、国家统一的新篇章。

同仇敌忾铸就伟大胜利

胸前佩戴刚刚获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96岁的张秀卿凝视直播画面,眼眶泛红。这位曾活跃在浙闽抗日前线的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团员,至今记得战火纷飞中与大陆同胞并肩抗日的情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倍感自豪。”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受邀观礼的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感到非常光荣。他表示,先辈们用鲜血换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要永远缅怀先烈。

来自台东的28岁台湾青年茆致远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当天的纪念大会。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民族、全人类的高度,阐述了纪念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意义所在,格局宏大、发人深省。

“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抗战记忆。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王丰回忆起母亲跟他讲述躲在地窖目睹日军暴行的往事。“民族的苦难记忆毕生难忘,也昭示我们痛定思痛,捍卫和平。”

“这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用生命和信念铸就的历史回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就读的台生张诗涵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见证祖国沧桑巨变的张秀卿老人说,在全民族抗战中,两岸同胞都付出巨大牺牲。那时国家积贫积弱、动荡不安,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国强民富的道路,年轻一代要记得来时路,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茆致远表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山河破碎到取得翻天覆地、盛世如画的发展成就。“这是真正的自立自强,是我们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最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同声谴责“台独”史观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台胞李维镇在天安门观礼台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激动。他的三爷爷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他为祖辈的抗战事迹感到骄傲。

通过电视直播观看盛大阅兵,在上海的台胞何怡君想象着80多年前,爷爷何学仁从台北出发奔赴延安参加抗战的情景——1938年,这位台湾青年辗转千里投身八路军,在冀鲁豫根据地坚持抗战。“国在家才在,国兴家更兴!”爷爷的叮嘱,何怡君始终牢记心中。

从台湾同胞“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英勇抗争,到“四万万人齐蹈厉”的全民族抗战,两岸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共筑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镌刻同仇敌忾的深深印记。

“这是两岸同胞荣辱与共的历史。”台湾统一联盟党主席王永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数万台湾同胞本着“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的信念,前仆后继奔赴大陆投身抗日救亡。

观看盛大阅兵,让台湾抗日志士林正亨之子林义旻想起了家族用生命传承的“家国同构,国比家大”的祖训。作为台湾望族雾峰林家后人,林正亨曾参加广西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雾峰林家几代人接续保台卫国、抵御外侮,激励着林义旻的家国情怀。

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歪曲抗战历史,淡化美化日本殖民统治,散播“台独”史观,遭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批评和反对,也让林义旻十分痛心和愤慨。“80年前,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重要成果。历史不能遗忘,更不容歪曲。”他说。

今年7月,茆致远穿着写有“中国青年”字样的T恤,在上海参加电影《南京照相馆》路演活动。“我们这一辈台湾青年,有责任认清‘台独’势力的卑劣本性,坚持正确史观,坚决维护包括台湾光复在内的抗日战争胜利成果。”他说。

同心共绘民族复兴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号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许多台胞深感使命在肩。

“习总书记振聋发聩的话语,在我心中回响。”李维镇说,两岸同胞应铭记中华民族共同的抗战记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团结一致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今天的我们有无比的底气与信心,向着未来奔赴。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林义旻说。

“民族复兴离不开国家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一部分,也是台湾长远发展与安全福祉的根本保障。”张诗涵说。

纪念大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台胞心中久久激荡。何怡君表示,爷爷那辈“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而战”,现在我们要赓续血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更要思考作为中华儿女,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先烈遗志,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吴家莹说。

王丰说,我们这一代中华儿女眼前有两大任务,期待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奋斗来完成,那就是国家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

“两岸本是一家人,应该齐心协力,守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在大陆的十年间,茆致远亲身体会两岸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他说,两岸青年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将实现祖国统一作为光荣使命,用实际行动告慰为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牺牲奉献的先贤先烈。

新华社记者 李寒芳 许晓青 张玉洁 许雪毅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在腾冲首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

本报讯(记者 李承韩)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云南省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举行。

此次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13枚、小型张1枚,全套面值为20.8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600万套、小型张为500万枚。

该套纪念邮票以反映14年抗战历程为主线,以重要战役战斗为展示重点,以抗战题材雕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历史照片等为背景进行创作。13枚邮票使用了包括“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八女投江》雕塑、卢沟桥石狮、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序厅主题雕塑等要素,主要表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小型张使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作为主景,主要表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来自全国各地的集邮爱好者纷纷涌向临时设立的邮政服务台前,秩序井然地排队购买纪念邮票及其配套邮品。邮政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包括邮票、纪念邮折、首日封以及具有腾冲地方特色的纪念邮戳在内的多种邮品,现场为邮迷提供盖销和邮寄服务。

活动现场同步举办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主题集邮展览,通过珍贵邮票、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腾冲围歼战、松山攻坚战等历史瞬间,吸引大批观众。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陈洁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