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2025年年会在大理召开 探讨高原湿地保护与国际湿地城市建设新路径

8月23日,中国湿地保护协会高原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云南大理召开。会议由中国湿地保护协会、西南林业大学主办,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承办,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13家成员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高原湿地保护与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主题交流研讨。

年会设置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创新、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三大板块。六位专家作主旨报告,系统解析湿地碳循环机制、生态修复前沿技术和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标准,为一线管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程良在开幕式上表示,高原湿地是“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成效直接影响国家生态安全。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丁仁展介绍,西南林业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科研与人才培养协同,为高原湿地可持续发展输送专业力量。

会议期间,西南林业大学与大理大学联合举办“守护湿地之美,共享诗意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研讨会。岳阳、杭州等国际湿地城市代表分享经验,认为湿地保护需与城市发展、社区生计协同推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官本等嘉宾围绕湿地率、法规完善度、公众参与机制等认证标准深入讨论,并牵头发布《高原湿地保护与国际湿地城市建设倡议书》。

会后,与会代表赴洱海生态廊道、罗时江湿地、洱海月湿地公园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大理通过生态搬迁与湿地修复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做法。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艳 通讯员:柏顺文

编辑:黄世俊

审核:张晓橙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