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温林锋初入警队时,还是一个眉目清秀、头发浓密的“小鲜肉”。边境一线复杂的环境和高强度工作,让他的生活逐渐被案件、蹲守和抓捕填满,闷热的山林、深夜的审讯室、疾驰的追击车辆……常年熬夜办案、饮食不规律,让他的头发日渐稀疏,成了同事口中的“秃顶神探”。面对镜中“早衰”的容颜,他总笑着说:“案子破了,头发掉几根算什么?”
2019年3月,温林锋参与侦办一起重大跨境案件。他与战友在边境线穿梭40余天,饿了啃面包,困了蜷在车里打盹,最终成功抓捕数十名嫌疑人。然而,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亮起红灯,一次审讯后,他突然口齿不清、舌根发麻,却仍强撑着完成线索梳理等工作,直到体检时,才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医生要求住院治疗,他却悄悄将诊断书塞进抽屉,直到案件收尾才走进医院。出院当天,他又带着降压药和溶栓胶囊回到岗位。“案子到了关键阶段,我不跟着心里不踏实。”这句话,成了他面对劝阻时常用的“挡箭牌”。
危险与伤痛,是温林锋职业生涯的常态。2023年5月,他带队抓捕一名驾车冲卡的“蛇头”。嫌疑人疯狂倒车时,副驾驶车门将他撞飞,左肱骨当场骨折。他咬牙起身与同事制服罪犯,行动结束后才去医院治疗。18年来,他先后受伤23次,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如同勋章,记录着一次次冲锋在前的瞬间。“你们在后,我先上!”这不仅是行动指令,更是一份刻入骨髓的责任。
2024年,调任勐啊边境派出所所长后,温林锋的“战场”从案件一线延伸至边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他带着笔记本走村入户,火塘边听村民唠家常,田埂上帮老人收庄稼,深夜巡边时观察江面动向。一次,辖区老人求助寻找走失的孙女,他立即带队调取监控、逐户排查,最终在集市地下室找到孩子。当家属送来锦旗时,他笑着摆手道:“不碍事,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如今,勐啊的群众见到他,总会热情地喊一声“温所长”。
群众信任的背后,却有一份难以弥补的遗憾。18年来,他缺席了儿子的家长会,未曾兑现陪妻子旅行的承诺,连陪一次父母体检的小小约定也未能实现。
“虽然爸爸总失约,但他是抓坏蛋的英雄。”家人的理解,成为温林锋心底的铠甲。每当被问及心愿,这位双鬓染霜的警察总会说:“我只盼着有一天‘无案可办’,百姓都能平安团圆。”
从满头青丝到稀松白发,从抽屉里常备的药瓶到身上一道道抹不去的伤痕,无声诉说着一名移民管理警察的赤子之心。或许温林锋不是称职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守护的群众心中,他是那道能刺破黑暗的光。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邓清文 通讯员:李阔
责编:袁熙
审核:普娅鑫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