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从“高耗高污”到“吃干榨尽”

在“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冶炼企业突破资源约束、实现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近年来,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山锌铟”)始终坚持培育新质生产力,历经6年攻关,成功研发“二氧化硫还原浸出—赤铁矿法除铁”核心工艺。该技术破解传统湿法炼锌“三高两低”技术瓶颈,实现渣资源化零废液产生,具备“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低碳节能、绿色高效”的显著优势,突破了国际上对赤铁矿除铁关键技术和配套装备的封锁,填补了中国锌冶炼技术的空白,树立了矿产资源“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从耗能又污染的传统冶炼到如今能把矿石“吃干榨尽”的新型环保节能冶炼……为构建全新湿法炼锌体系,文山锌铟聚焦“卡脖子”环节,打造多项核心技术集群。创新后的冶炼技术主要通过采用SO2还原浸出替代常规火法渣处理,在同一浸出过程中同时完成锌浸渣中锌、铜、铟等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和铁离子价态控制以及铅银高效富集回收,实现锌浸出渣全湿法工艺处理,CO2零排放及废渣零产出。与此同时,锌浸出液中亚铁离子的晶种诱导高温氧压沉铁的锌铁分离新工艺,可以实现浸出溶液中铁的氧化析出,从源头彻底避免含铁废渣产出,实现铁渣无害化、减量化,铁的资源化利用;自主研发H2SO4-ZnSO4体系一步沉铜富砷-两段中和沉铟新工艺,实现砷集中富集开路、铜的高效回收、铟的直接富集分离。

“公司所处的文山州马关县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我们自主研发的赤铁矿除铁新工艺产业化应用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构建出绿色冶炼生态闭环,现在湿法炼锌全流程中锌回收率大于98%、铟回收率大于80%,保证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文山锌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伴随赤铁矿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将有助于实现资源、环境、经济三效合一,重塑行业价值链条,产出高品质赤铁矿可直接销售或与硫铁矿混合焙烧脱硫后外售,实现含铁废渣零堆存及铁的资源化利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文山锌铟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9项,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5项;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中国铅锌行业创新发展杰出贡献奖,以及国家级“绿色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云南省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王璐瑶 通讯员:刘艳

责编:谢祥睿

审核:郑海燕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