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西南林大举办专题讲座 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视角
{{detailData.source | sourceReset}}
{{detailData.happen_time | wholeTimeFilter}}

9月19日,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班举办“从云南实践到理论升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视角”专题讲座。云南民族博物馆高级讲师、资深讲解员刘桢应邀担任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班级班主任及全体研究生、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讲座围绕“历史之证:云南大地上的‘铸造’历程”“实践之窗:新时代云南的‘铸牢’实践”以及“结语与展望:青年与未来”三个板块展开。刘桢以时间为脉络、以空间为载体,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发掘实物,系统呈现了云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历史脉络与实践成果。分享了博物馆通过“民族文化互动展览”“跨民族非遗传承课堂”等创新实践,引导观众从“观看文物”转向“感悟共同体精神”的具体做法。
讲座尾声,刘桢向青年学生提出三道思考题: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民族问题,云南民族团结实践对构建中国自主的民族理论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有何启示,青年一代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作用,以此激励学子深入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实现了博物馆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融合,学院将继续推动“走出课堂、对接实践”的学习模式,通过参观调研、专家讲座、学术研讨等形式,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与传播者。
据悉,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持续加强“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建设,通过馆校协同与跨界融合,积极将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艳
责编:谢祥睿
审核:袁熙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