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云南省农科院举办“云岭农科智汇”学术活动—— 凝心聚力共促滇系种业绿色创新发展

9月25日,“云岭农科智汇”学术活动——滇系种业绿色创新发展学术交流暨科技成果推介会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成功举办。

此次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作物学会联合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嵩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专家学者、种业企业代表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会。

在开幕式致辞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小林指出,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源头环节,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芯片”。他表示,云南在特色种业发展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粮食产业作为全省“1+10+3”重点产业体系中的首要产业,要始终以绿色创新发展为核心引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保障种源安全、提升粮食产能、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等关键领域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重点育种技术攻关进程,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融合机制,全力培育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备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滇系种业品牌。

开幕式后,学术交流环节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倪中福教授、李自超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武晶研究员,以及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成都)分中心余毅研究员,分别围绕“小麦产量基因挖掘与设计育种”“稻种资源冷适应性基因研究与利用”“我国食用豆科技创新现状”“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种业科技创新”作学术报告。专家在报告中深入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前沿技术进展及实践应用经验,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下午,会议进入科技成果推介与实地观摩阶段。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保山市农业科学院、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红河州农业科学院、楚雄州农业科学院以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依次进行科技成果展示与推介,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品种选育、育种技术体系构建、栽培技术模式创新与示范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成果推介结束后,参会人员共同前往楚雄市东华镇,实地参观滇系种业科研基地,现场观摩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种展示与示范种植情况,直观感受滇系种业的科研实力与发展潜力。

此次会议的举办,有效汇聚了产、学、研、用各方智慧力量,为共同探索滇系种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搭建了重要平台,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全省农业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将有力推动滇系种业的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进程,为云南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滇系”力量。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云芬

编辑:徐嵩钦

审核:黄世俊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