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已经把茶叶当成我的一个终生事业,做茶叶的时候,我会比做其他事情更有动力。”普洱学院2020届茶学专业毕业生李亚琏,是一个在考公、就业、创业之间兜兜转转,最终选择回归初心的非遗茶人。
李亚琏对茶叶的热爱与执念源于高中时期到普洱的一次旅行,当时被茶山风光震惊到了,对普洱茶也一直比较好奇,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就奔着和茶相关的专业报了。
2015年,李亚琏考入普洱学院,就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毕业后选择在普洱学院继续专升本,学习茶学专业。在普洱学院的几年间,李亚琏学习了茶文化、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发觉得学茶是最适合自己的。
大三那一年,李亚琏尝试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茶店,开启了创业之路。本科毕业后,他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茶店,一边复习考公,分别报考过镇沅县茶特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和茶相关的两个岗位,都没能上岸。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亚琏在困鹿山认识了“普洱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并对贡茶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机缘巧合下,李亚琏跟随李兴昌学习普洱贡茶制作技艺。
“贡茶制作技艺要长时间用双手去感受做茶过程中那些细微的变化,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出好茶,以及茶叶的采摘标准、杀青程度、揉捻程度、干燥、压制等每个环节都是靠经验堆出来的。我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茶叶的了解,也在思考着自己的茶品牌要怎么做。”在李亚琏看来,一杯好喝的茶需要好的原料加上好的加工工艺才能呈现出来。
创业这几年间,李亚琏发现年轻的消费群体正在兴起,茶的品饮方式和消费场景都在发生变化,作为非遗贡茶技艺的传承者,他的使命是既要“守正”,又要“创新”。
“传统贡茶工艺虽然繁琐、耗时,但能最大程度保留普洱茶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底蕴。我跟师兄李明泽经常会带一些普洱茶爱好者到茶山研学、体验贡茶的制作流程、讲解贡茶的前世今生。也会把这些过程发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李亚琏和师兄一起努力以研学的方式向更多年轻人推广非遗茶文化。
同时,他也在专注于做自己的品牌,并在茶叶的形态、包装和销售方式上做出调整,开发了一些冲泡更为便捷的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销售渠道也从传统门店扩展到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让更多人了解普洱茶的魅力。
当问到在茶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该怎么办时,李亚琏会第一时间向普洱学院的专业老师请教,老师都是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帮他找到解决方案。
“每当遇到熟茶发酵过程中如何平衡菌群,还有发酵程度的把控等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我就会向学校的专业老师请教,他们都会耐心为我答疑解惑。特别是在对台地茶园改造中,老师们也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最终实现了真正的提质增效。”李亚琏说,没有普洱学院的支持,自己的创业路很难走到今天。
此外,普洱学院还积极为像李亚琏一样的毕业生对接行业资源,组织他们参加茶博会、学术研讨会,引荐行业专家和企业。通过这些平台,让这些创业青年不仅拓宽了视野,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打开了新渠道。
“不要怕试错,但一定要找到自己觉得正确并热爱的事,然后坚持下去。”正在奋斗中的李亚琏对面临考学、考公、就业、创业选择困境的年轻人给出了忠告。
普洱学院 供稿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