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常: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在非洲的坚守与担当
1个月前,一支来自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队跨越山海,抵达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开启新一轮援非医疗工作。医疗队聚焦当地迫切的公共卫生需求,通过开展临床诊疗、慢性病管理及医疗能力建设等项目,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走进中国援助乌干达医疗队的驻地,尽管药品有限、设备简陋,但来自医院感染性疾病与肝病内科的队员们依然以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为当地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并在多个村庄开展了义诊活动,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与信任也为医疗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在此次援非行动中,医疗队员们特别关注了艾滋病和慢性乙型肝炎这两类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艾滋病和乙肝是乌干达的主要传染病,且因当地卫生防御体系的薄弱,患者的治疗与管理面临诸多困难。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除了为患者提供直接诊疗,还协助当地医生建立慢乙肝的随访管理流程,努力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

“让我们最难忘的,是一位20岁出头的女孩。当她被诊断为HIV晚期时,唯一守在她床前的,只有默默无言、却眼中充满担忧的母亲。”医疗队员们回忆道,这一幕深刻触动了队员们,医疗和母爱无国界,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非洲人民提供医疗支持的决心。

某日,一名华人患者携排出的钩虫标本前来就诊,情况紧急。医疗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对接国内专家团队,开展跨国远程会诊,共同制定精准治疗方案。在跨地域医疗协作的有力支持下,该患者最终顺利康复,并专程向医疗队赠送锦旗,表达对云南医护工作的深切感激与高度认可。
此类案例已成为医疗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此前,一名在乌中资企业员工因感染重症疟疾被紧急送入ICU,医疗队第一时间与当地国际医生协同施治,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尽管救治过程艰难,医疗队的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仍为患者家属带来温暖与慰藉。

在医疗队的帮助下,当地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治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的援非行动,不仅提供了紧急医疗支持,还通过与当地医疗工作者的合作,推动了医疗技术和知识的本地化发展。医疗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再接再厉,以仁心仁术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李春梅
责编:谢祥睿
审核:黄世俊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