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促进就业
“经彝良县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牵线搭桥,彝良农商行将到浙江开展信贷等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创业解燃眉之急。”今年2月,这则温暖人心的消息迅速在浙江务工人员中传开。
彝良县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成立于2020年。通过在浙江嘉善、桐乡、平湖等彝良务工人员集聚地成立流动党支部,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流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探索“党建+就业”的就业服务联动模式,促进务工人员稳岗就业。
在日常走访和交流中,彝良县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了解到了许多务工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均遇到资金困境,深知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务工人员个人的发展,也关乎着家乡的经济建设和人才回流。
通过了解得知,近年来彝良农商行开展金融服务团队异地办理业务,很受务工人员欢迎。于是在今年初,彝良县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及时与彝良农商行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得到该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彝良农商行工作人员前往浙江省,为彝良乡亲办理“乡情贷”,解决彝良务工群众在长三角一带创业就业燃眉之急。
精准对接 破解难题
“这笔贷款真是雪中送炭,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在浙江务工的李发雄说。他在外打工期间需要一笔周转资金,彝良农商行工作人员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并为其介绍了外出务工人员专属“乡情贷”产品,快速审批后,高效为其发放了30万元贷款。
彝良农商行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在异地创业、技能培训、返乡置业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实地调研、线上问卷、务工集中地服务站走访等方式,精准掌握需求痛点。此次推出的“乡情贷”产品,提供最高5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月利率低至2.59‰,支持“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并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实时极速放款。
彝良在外务工人员通过彝良县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在浙就业服务站微信群等渠道联系,一次获取授信所需的材料,服务团队通过线上指导、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帮助,真正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路”。仅在第一个服务日,服务团队就为3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成功授信,从申请到授信仅用时30分钟。今年44岁的杨明金不由感慨道:“彝良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就是我们外出务工人员的‘娘家人’。”
“乡情贷”推出后,已经帮助众多在浙创业人员解决了资金难题,实现了创业梦想。孙元碧的烙锅店正在升级改造,了解到“乡情贷”后,她立即向银行申请了贷款。通过彝良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和驻浙就业服务工作站的协助,孙元碧很快就获得了50万元授信。这笔资金让她的新店顺利开张,扩大了业务规模,如今她的事业蒸蒸日上。
截至3月11日,彝良农商行共为241名外出务工群众现场授信3136万元、现场放贷2010万元,切实满足了在外务工人员房屋装修、子女教育、购买大宗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求。
延伸服务 打造驿站
牵线搭桥强堡垒,千里服务显真情。一项项便民举措,如缕缕春风,温暖着务工人员的心。
“务工群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将持续创新金融产品,简化服务流程,让每一位在外打拼的彝良人都能感受到家乡银行的坚实后盾。”此次带队到浙江开展服务的彝良农商行行长辛玲表示。
为提升服务覆盖面,彝良农商行在浙江分两个服务小组,累计在浙江嘉兴、金华两地开展为期10天的政策咨询、信贷办理、反诈宣传等一站式服务。还成立“线上金融驿站”微信群,进一步巩固成果,在线上为外出务工群众提供解读信贷政策、投资理财知识、宣传返乡政策等服务。
“我们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注重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彝良县在浙流动党员党总支书记高汝林说,接下来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发布务工信息、司法救助等信息,以党建引领促进就业,以“真情换真心、服务聚人心”的情怀,为外出务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迅
通讯员:王申胤
编辑:黄世俊
审核:李兴文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