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以“花车为媒”,通过“静态科研展陈+动态校园巡游”的创新形式,集中亮出农业科研“成绩单”。作为中国科协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云南农业大学依托星火馆的科普定位与资源整合优势,承担起“农科知识传播者”与“科研成果转化桥梁”的角色,首次实现将农科成果转化成“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沉浸式科普体验,让师生在深度参与中厚植爱农情怀,全景展现农科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活动现场,三辆农机结合农科科研精心打造后,化身为“大咖云集-滇峰号”“禾韵丰成-满仓号”“魅力动科-智牧启航号”三辆主题花车。“滇峰号”聚焦咖啡、茶叶等云南特色经济作物,以饱满色彩还原农产品生长场景,既彰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又契合星火馆普及地域农业知识的定位;“满仓号”围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设计,金黄“稻浪”“谷穗”元素不仅寓意五谷丰登,更通过可视化形式向师生传递粮食安全科普知识,与星火馆“传播农业核心价值”的目标高度契合;“智牧启航号”通过模型、图文结合展现畜禽养殖科技应用,直观呈现智慧农业成果,成为星火馆推广农业前沿科技的重要载体。三辆花车全方位将学校不同农业领域的科研方向转化为可感知的科普内容,让农科知识不再局限于实验室与课本。
花车周边的展陈区域,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相结合打造沉浸式科普场景的延伸。蓝莓酒咖啡、滇黄精红茶等创新农产品及加工品、粮蔬药材样本,让师生直观感受农业产业链的“从田间到餐桌”;植保无人机、采茶机器人等智慧农机的陈列,将星火馆开放的“实验室资源”前置呈现,打破科技与公众的距离;科研成果展示区对品种培育、智能养殖等突破性成果的详细解析,延续了星火馆“专家解读+成果可视化”的科普模式,让师生沉浸式感受农科创新魅力。近千名师生在科普氛围中,真切体会到农科研究的实用价值与创新活力,实现了“从了解到热爱”的认知转变。
花车巡游沿途不仅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更通过各学院方阵融入的民族服饰与仿真动物元素,生动演绎丰收场景,让科普内容与云南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巡游所到之处,师生驻足欢呼,在青春活力的氛围中,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动态交融,也使星火馆“让农科知识走进大众”的理念进一步落地——不同于传统场馆的固定展示,这场巡游将科普场景延伸至校园各个角落,因地制宜打造优质科普活动,让更多人在轻松氛围中接触农科前沿科技知识。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怡希
编辑:黄世俊
审核:袁熙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