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腾冲:打好治理“组合拳” 守护城市“烟火气”

晚上八点,腾冲市腾越街道一街步行街逐渐热闹起来。小吃摊飘起袅袅炊烟,手工艺品摊位前围满了人,孩子的笑声和商家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映照着这条老街重新焕发的活力。

近年来,腾越街道通过一系列精细化、有温度的治理服务举措,为一街步行街夜市的繁荣发展营造了安全、有序、公平、舒适的环境,整个夜市呈现出“治理出效益,服务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景象。

“移动的哨兵”,庇护一份心安

“以前带孩子来总担心人多,现在完全不用担心。”正在买东西的市民杨女士笑着说,“你看,义警就在旁边走动,我心里特别踏实。”

杨女士口中的“义警”,说的是腾越街道整合多方力量,组建起的一支200余人的巡护队伍,成员来自街道干部、民警、网格员和普通志愿者。他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隐患排查、纠纷调解和秩序维护,被居民称为“夜色里的守护者”。

“每晚七点半,我会准时出现在步行街入口,开始四个小时的夜巡。”“义警”宝正山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就在这里长大,街坊邻居都认得。谁家有矛盾、哪里交通堵了,我们都能很快处理。”他一边整理袖标一边说。

“上周五,我的摩托车卡在人流里动弹不得,是一位义警大哥主动过来疏导,最后我才能顺利回家,特别暖。”正在逛夜市的市民小李话语间透着满满的安全感。

“移动服务站”,普法走到身边

除了治安巡逻,更让居民们感到新鲜的是“会走路的服务台”。社区将文明实践活动直接“搬”到了夜市——义警和志愿者边走边发放手册、讲解法律常识,从食品安全到反诈知识,内容实用又接地气。

“原来总觉得规范操作是麻烦事,但他们讲得明白——这不仅是对顾客负责,也是保护我们自己。”小吃摊主李女士一边翻着刚收到的《食品安全须知》一边说。

社区还不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培训。一位商户笑着说:“我以前以为灭火器都长一个样,现在不光能分清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区别,还能熟练操作!”

“创业路上,有人拉我们一把”

夜市不仅是消费场,更是创业孵化地。今年以来,腾越街道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技能培训等方式,助力不少的普通创业者实现梦想。

张女士曾因下岗感到迷茫,想在夜市旁开一家便利店却缺乏启动资金。在咨询街道妇联的贷款政策宣传后,工作人员积极协助她申请到政府贴息贷款。“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收到通知的张女士激动不已,“小店生意不错,我还能顺带照顾老人和孩子。”

街道组织的咖啡调制、短视频营销等培训也广受欢迎。“90后”店主小王在参加直播课程后尝试拍摄创意短视频,线上订单量增加了三成。“我学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思路,”他感慨,“原来我们这样的小摊也能做成‘网红’。”

如今的一街步行街,已形成“210家固定商铺+520个灵活地摊”的生态体系,90后创业者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今年以来,这里新入驻商户118户,创业成功率近90%,带动就业比例达1:7.4,创业环境满意度100%,不断推动业态从传统商贸向体验式消费升级,逐渐成为“创业促就业、文化兴商业”的典型。

“治理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疏导。”秀峰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坚持疏堵结合,推进精细化管理,让步行街的人间烟火与城市文明齐头并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建国 通讯员:宗文鑫 杨焱淼

编辑:黄芳

审核:丁星亦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