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九冶云南公司玉溪红塔项目部党支部:争做事事向“前”的先锋队

在被誉为“花灯之乡”的玉溪,随着清晨的曙光照亮大地,一群充满热情和干劲的身影已经在项目一线忙碌起来,在中国十九冶云南公司玉溪红塔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作响,挖掘机来回穿梭,土石方开挖和运输作业正在紧张进行中,工地上到处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建设景象。
在这里,党旗熠熠生辉,引领着一支红色的队伍不断向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挥在项目建设上,提升项目党建工作质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
堡垒靠前建,党旗高高飘扬在工地
玉溪红塔项目是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交通体系优化、城市环境整治提升、生态修复、河道治理、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及花卉产业相关基础、配套、服务等七大类20余个子项的大体量项目,被列为中国十九冶2023年重点项目,也是云南省“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
该项目专业多、涉面广、组织难度大,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接到项目中标通知书后,云南公司立即组建玉溪红塔项目专班进驻红塔区,在项目成立后同步成立项目党支部为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攻坚克难做准备。
项目部以服务大局为导向,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让党支部成员以党员突击队形式冲到最前线,以小组形式划分工作区域,同时迅速倒排工期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清单,带头拼抢任务目标,在项目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党旗飘扬在项目一线,凝聚起谱写玉溪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时任项目部的党支部书记介绍说:“自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立足协调、服务、督促职能,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全体党员同志带头全力以赴抢抓重要工程节点,仅用5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玉溪市红塔区高速公路入城口及道路沿线提质扩容工程、中心城区东风路(腾霄路至出水口公园)道路改造工程两个工程项目,实现项目高质量迅速推进,为2022年8月8日玉溪市胜利举办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保驾护航。”
2022年8月,项目部收到了玉溪市红塔区区委、区政府的表扬信,信中对项目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配套项目“一轴两线一核心”提质改造项目及东风路提升改造项目的建设工作表示感谢和表扬。
2022年9月22日,玉溪市中心城区环山路部分道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开工。为了保工程节点,党支部再一次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立即组建党员突击队,配合相关部门快速作为,组织人员通宵达旦、苦干实干,克服了征地拆迁困难、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任务重、工期紧等诸多困难,2023年1月6日箱涵主体施工完成,并在春节前顺利确保了环山路(玉兴路至聂耳路段)通车,安全、高效的完成了玉溪市红塔区区委、区政府的建设节点要求。
截至目前,项目部与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交警队等部门沟通协调并顺利开展了太极路、龙马路、聂耳路等5条市政主干道改造、14条市政道路更新、82条市政道路路灯灯头更换、22个口袋公园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支部党员小杨感慨道:“随着市政道路提质扩容改造及中心城区亮化美化工程的实施,龙马路、东风路、聂耳路、红龙路、玉江大道等多条道路相继完成了亮化美化改造,焕然一新的路灯和景观灯不仅点亮了道路,更点亮了群众的‘回家路’,城市的‘发展路’。”
支部书记说道:“项目能顺利推进,党组织的作用不容小觑。”
建一项工程,树一方口碑,玉溪红塔项目部始终牢记这一点。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党支部与属地政府、企业等多方建立密切联系,在保证施工生产稳步推进的同时,通过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业务互助等形式,进一步筑牢党支部“形象堡垒”,让一面面鲜红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彰显了央企责任担当,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了中国十九冶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党员靠前站,攻坚克难奋勇争先
道路拥堵、停车不便、管道老化、老年人上下楼不便、小区卫生条件恶劣……随着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老旧小区这些矛盾显得格外突出。除“住有所居”以外,如何让人民群众住得舒适,成为另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
支部书记说:“红塔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是云南公司首个大体量、综合性改造型项目,该项目由云南省试点升级为全国试点,这本身对我们就是一种考验,而且我们自己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我们很有压力。”正是这样的压力给了大伙更大的动力。“我们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特别是涉足新领域,没有经验我们就现学,我们的支部作用很大,我们的目标是学习型党组织,要通过支部把党中央政策方针以及各级公司制度规定传达学习到位,要让党员率先掌握新思想、理解新政策、贯彻新理念。其次要开展好‘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聚焦征地拆迁、安全质量、施工进度等具体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牢记身份、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攻坚突击有党员、重点工段有党员、重要节点有党员’。最后我们的党员要迈开‘脚板子’,勤走、勤跑,到各个施工点踩点、摸底,深入了解掌握各个项目的施工条件、周边环境等信息,与红塔区住建局、街道、社区深入老旧小区住户进行民意调查、整理编写改造方案、参与设计,改造出符合民意的‘新小区’。”这是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和党员提出的要求。2023年,玉溪红塔项目成立3个党员示范岗,1个党员责任区,1支党员突击队,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一起分析,决不让问题过夜!”一名老党员同志说,他每周都要带领党员突击队成员前往施工现场检查质量。每次检查当天下午,组织大家在项目指挥部会议室开会。“即使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也一定要想办法保证施工质量。”会议现场,有党员提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会党员展开热烈讨论。经过集思广益,会议决定在现场先进行样板施工,由至少两名项目党员突击队成员全程指导,样板验收合格,组织学习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我们要经常组织开展‘党建+安全’系列活动,每周都要组织党员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突击检查,召开项目部周例会,分析施工进度及存在问题,保证建设速度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党支部书记强调说。
2023年10月12日,红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调研红塔区老旧小区改造,实地查看电信大楼片区、聂耳公园片区、九曲巷片区、福寿街片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展情况,逐一了解难点堵点,带领大家在一线交流互学、解决问题,推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质效,并对承建的施工组织、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给予肯定。
“改造以后的居住环境怎么样?”“目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红塔区政府主要领导边走边看边问,不时就改造内容提出意见建议。
得到调研领导的肯定后,青年党员小毛说:“我们将用脚步丈量城市,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积极与各方对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沟通联动,让项目建设更贴合片区实际,更符合群众需求,全力提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制定每日‘碰头会’机制,由党员牵头,每日及时反映各工区施工情况,以及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工程,与民生福祉相连,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支部书记说,“在改造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用心用情沟通,认真细致工作,以基础设施‘微改造’带动人居环境‘大提升’。”
沿途散步时,随处可见笑脸相迎的居民。从他们欢快的交流声中,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因为这次改造而变得轻松愉悦。走进红塔区泷水塘(紫艺)片区,曾经杂乱无章的楼道被整饬得井井有条。昔日锈迹斑斑的铁门,如今被崭新的智能道闸和单元门禁所替代,不仅增添了现代感,也让人感到安全与舒适。破旧的电线被整齐地包裹在地下,取代了以往那纵横交错的“蜘蛛网”,改造后整个小区变得更加整洁美观、更有条理、更加美丽宜居。
“变化太大了。原来空间狭小、环境脏乱,很多人到紫艺新型农贸市场买个菜都要绕道而行。改造后,小区的道路四通八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哪都走得通,出门再也不用绕路了。”已在这里住了10多年的居民老李说,晚年享受到这样的品质生活,很满足。许多居民与老李有同样的感受,以前,各小区之间被围墙隔着,加之私自搭建的柴棚、单车棚、临违建筑等,让本就局促的空间更加拥挤。如今,围墙、临违建筑等拆除,对环境进行了美化和精心管理,小区变得好看又好住。此外,小区还规划了停车位,建设了运动场,设置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让居民有了家门口的停车场和运动场。
“工地处处党旗红、建设一线做先锋。我们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创建党员示范岗等方式,激励广大党员建设者在项目建设关键岗位、困难面前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支部书记说。
使命扛上肩,全力守护人民幸福
乡村道路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更是幸福生活的保障。2022年7月28日,玉溪红塔项目部承建的乡村振兴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工程(第一批)——北前路开工建设。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保通压力大等困难,玉溪红塔项目部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北前路提升改造工程的工作要求,由公路分部的党员成立临时党员突击队,由青年党员小董牵头,经过内部研究讨论采取限时通车、半幅通车、分段作业、连续白加黑作业等施工方式,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作业面和作业时间,施工同时要兼顾保障小石桥乡群众的出行及企业运输,积极推进项目实施。2023年8月3日,北前路(大营社区—小石桥乡政府)建设工程顺利完工通车,群众昔日的“烦心路”成为“暖心路”,加快红塔区小石桥乡与周边区域的交通一体化建设,开发区域旅游资源,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以更加完善的路网体系建设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截至目前,已完成北前路、大小密罗路、大红坡水库路、段家营路、冯井—团山、老马冲路、菜园街路共计7条乡村公路的建设。这些乡村公路的建设,极大改善了沿线村民的出行环境;缓解了通行压力,提升片区面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第一次来小石桥,真是山路十八弯,路面又窄又破又颠簸,从不晕车的我一路晕车,中途好几次都想回去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18年前从东北远嫁来到红塔区小石桥乡的韩女士忍不住皱眉。到了2023年,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前路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完工通车,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取代了曾经崎岖颠簸的水泥路。作为北前路延伸和补充的小黄塘路(小石桥段)也建成了。“现在出行太方便了,进村道路宽阔平坦,每个星期送孩子去城里上课,半小时就到。”韩女士激动地说。
道路的改善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路好走了,来游玩的人多了,我们的鸡蛋、蜂蜜等土特产也卖得特别好,有的村民还开了农家乐,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了!”小石桥乡的村民笑着说。
一项项项目成果让大家很有成就感:“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之前一直觉得这句话比较空,直到看到我参与的每一项项目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才切实地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看到大家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也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曲江红塔区洛河段治理工程是云南省2022年重点水网建设项目之一,全长17.397公里。由于部分河堤缺失,河道行洪能力不足,导致汛期发生漫堤,农田被淹、洪涝灾害等现象时有发生,河道治理势在必行。
2022年11月9日,项目正式进场。党员老王说:“在河上的这些桥,还有几个道闸,都是防洪防汛的一些关键的设施,对这些关键设施,我们会拟定具体的方案,保证做到精品工程。安全方面,因为整个沿河施工区域有大约20公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沿线的居民出行方面会带来一些不便,我们有针对性做一些应急的预案和演练,把给居民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将利用现在到明年大概5月份枯水期进行河道整治工程,在这段时间,我们将集中资源、人力,尽量缩短工期,用十九冶的担当和多年的施工经验,创精品工程。”为此,项目部党支部成立党员工期突击队,每个党员认领一项到几项重要任务,详细制定“季、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实际推进情况进行调整,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班组。开展比质量、比进度的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全体人员的干劲,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5月30日,在2023年汛期来临之前,曲江红塔区洛河段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完毕,有效提高了沿河两岸乡镇及农田的防洪标准,使治理段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洛河乡两岸7000余亩农田、6500余人免受洪水灾害,治理范围内水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解决洛河、把者岱、跨喜三个村委会16个居民小组4000多人的饮水问题。饮水和防洪问题的解决,为人民幸福安康提供重要支撑。
“爱心”永续传,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2023年4月11日,玉溪市江川区发生森林火灾。山火趁着风势愈燃愈烈。针对严峻火情形势,玉溪红塔项目部第一时间响应属地政府号召,党员主动申请参加灭火,成立了党员救援灭火队,一大批党员和青年奔赴现场,组织调配机械参与山火扑救任务,救援灭火队的首要任务是开挖防火隔离带,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救援灭火队和当地政府及消防汇合后,迅速投入战斗,调动8台挖掘机、4台轮式装载机分8段同时对小黄塘路区域进行开挖作业,全力开辟防火隔离带,最大限度隔绝火源,防止火势蔓延,救援灭火队24小时全天候巡查值守,经过两天一夜昼夜不停地艰苦鏖战,用“铁军速度”开挖出一条长5公里,宽30多米的防火隔离带,有效阻止了火势蔓延,为消防队员扑灭山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整个扑火抢险行动中,救援灭火队成员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服从指挥、行动有力,努力为后续的救援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是一场与火魔拼速度抢时间的赛跑,我们抢修隔离带的时间越短,留给消防队员扑灭山火的时间就越多。”救援灭火队的一名成员说。
“我是党员我先上!”新来的党员小董说。
一位党员同志说:“我们虽然无法像消防队员一样冲到最前线和山火战斗,但同样也能为扑救山火作出自己的贡献。”
“心中有信念,身旁有战友,前路无论风雨还是火海,我们都不怕。”同心协力、连续作战、众志成城、全力以赴,玉溪红塔项目部党支部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十九冶作为中央企业的使命和担当,彰显了中央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顶梁柱”作用,为云南玉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如今,玉溪红塔项目党支部党建引领、担当作为的合力正在迸发,党旗照亮的攻坚之路正在徐徐铺开……
在未来的工作中,项目部党支部将始终牢记使命、责任上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践行中国五矿、中冶集团等上级组织的工作安排和部署,紧紧围绕党建工作抓项目建设管理,继续发挥项目党支部引领作用,做到党建工作和工程建设“齐步走”,以点带面,将高质量党建品牌建设推广到更多重点项目现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营造攻坚克难、争先创效的党建融合氛围,为推动公司内涵式稳定健康发展贡献“红色力量”。
中国十九冶云南公司 供稿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张冬梅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郭星余
审核:赵婷婷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