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学,构建高阶课程体系
昆理工附中与昆明理工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引入大学优质课程与师资,形成“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三级科技课程教育体系。
其中,博雅课程开设航模、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空中机器人、信息学奥赛、科学实验、智能硬件编程、Python人工智能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等前沿领域选修课。
科学课程融合实践将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与科技实践结合,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潜水艇”“水火箭设计”“生活电路设计”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科学原理。
学校还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在昆明理工大学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并发表成果。
打造硬核平台,赋能创新实践
科普研学,赋能实践。在昆明理工大学的全力支持下,每年昆理工附中的研学活动都走进民航与航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等学院和重点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技术模拟真实科研场景,让学生切身感受科技的魅力。
名师引领,锻造优秀师资队伍
学校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策略,构建昆明理工大学专家与校内教师协同的“双导师”团队。
昆理工附中定期邀请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开展科普讲座,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此外,学校还选派教师赴北京、珠海、昆明等地参加科技体育教师培训并获得表彰。
成果丰硕,学子闪耀科技舞台
在“课程-实践-竞赛”闭环培养下,昆理工附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屡获突破,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雷霆飞途赛、昆明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获多个奖项,学校被评为青少年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科普基地、五华区科创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学校师生的论文也在省市级大赛上获奖,2025届4班学生薛四方的《一种自带清理功能的管道》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未来展望 深化协同,育时代英才
接下来,昆理工附中将持续深化与昆明理工大学的合作,探索“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开设更多前沿科技微专业,并推动“AI+教育”智慧课堂建设,为每一名学生定制个性化成长路径,助力其成为引领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供稿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李兴文
审核:张晓橙
更多内容请打开云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