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2小时预览

第三届“国际传播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暑期学校在云南大学开幕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为精准把握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下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趋势,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携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新闻与传播学分委员会及香港城市大学韩礼德智能语言运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

8月10日,云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年胜教授,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米博华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洪俊浩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主任方称宇教授,以及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韦路教授等新闻传播领域的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来自全国40所高等院校的近60位青年教师及学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学术启航时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曹云雯老师主持开学典礼。

云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年胜教授致辞

云南大学唐年胜副校长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云南大学作为西南边疆最早综合性大学之一的百年辉煌历程,特别强调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方面的显著成就。他指出,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视为核心发展方向,致力于提升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此次暑期学校旨在深化青年教师及学者对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变化的理解与把握,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力量。

香港城市大学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主任方称宇教授致辞

香港城市大学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主任方称宇教授代表合作方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暑期学校的丰富课程内容。在接下来的九天里,将有3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传播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议题进行讲授及交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青年教师和学者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理论水平,拓展研究路径,丰富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致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表示,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关键。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将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作为重要学科发展方向,旨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传播人才,并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自主知识体系。此次暑期学校不仅是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国际传播学术共同体形成的催化剂。

复旦大学教授米博华讲授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国家软实力提升》

浙江传媒学院韦路教授讲授《体系构建与知识创新:智能时代的中国传播学研究》

首日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不同主题进行了精彩讲座。米博华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国家软实力提升”为题,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并对云南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提出独到见解。韦路教授则从智能时代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构建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新闻传播学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董广安教授则通过穆青对外传播思想的研究,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宝贵启示。而方称宇教授则以新闻话语分析为切入点,揭示了新闻构建中的语言策略与国际传播的关系。

郑州大学董广安教授讲授《穆青对外传播思想及其现实影响》

香港城市大学方称宇教授讲授《基于语料库的新闻话语介入模式研究》

首日论坛结束后,廖圣清院长对各位授课嘉宾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寄语青年教师和学者在未来为期九天的学习交流中,共同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蓝海。

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赵祎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郭星余

{{!detailData.is_praise ? '有料,赞一个' : '感谢您的认可'}}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